首页 >> 钎料

邵金友机械制造也能柔情似水礼仪模特

山和机械网 2022-08-26 19:31:28

【人物简介】:

邵金友,2013年12月入选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2016年1月入选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纳米制造的基础研究”重大研究计划集成项目、国家优秀青年基金项目等国家级重要课题6项。参与国家973计划、863计划、自然科学基金等重点支持项目5项。

传授最前沿的科学技术,是他高校教师的初心所在;坚持“三个面向”,是他科研路上的标杆之尺;营造良好学术氛围,是他团队带头人的使命职责;双校区工作,不畏难、不喊累的心态是他建设“双一流”的行动指南。

记者见到邵金友教授时,他刚匆匆从西安交大曲江校区赶回兴庆校区的办公室。一整天快节奏、高强度的工作并没有在他的脸上留下一丝疲惫,他热情地向记者介绍专业知识和行业发展,动情讲述恩师教导点滴,展望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建设的梦想蓝图……

“洗沙子”开启科研之路

“以柔克刚”是对邵金友研究方向的真实写照。不同于人们传统印象中的大型机械装备,智能感应的电子皮肤、柔软的电子器件系统、先进的纳米成型技术……这些最前沿的制造技术领域,搭建起了邵金友的一方科研天地。

博士期间,邵金友对纳米压印技术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纳米压印技术是一种新型的纳米加工技术,利用机械制造领域模板复形的方法制造纳米结构。“简单来说,就像盖印章一样,能够高效率加工出我们想要的微纳结构。”邵金友介绍道,这项技术作为下一代光刻技术的代表,已成为微电子、微纳功能器件等领域的重要加工手段。

如何基于纳米压印技术,提高结构的完整性和保真度,实现低成本、批量化和一致性的制造,始终是邵金友团队致力于解决的问题。经过近10年的潜心研究和技术攻关,研究团队成功开发了以电场驱动和界面电荷调控为主要技术特征的新型纳米压印技术。电驱动压印技术的优势是避免了已有方法模压及脱模时力热作用引起的精度畸变,提高了基板不平面度的顺应性,是国际上继uv光压印、热压印之后,纳米压印领域的又一首创技术。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智能装备、柔性与可穿戴电子、软体机器人、生物仿生、微流控生物芯片等多个领域。

目前,邵金友团队在纳米压印相关领域已获得数十项国家发明专利和国际pct专利,形成专利布局,一批高水平研究成果在国际著名期刊发表。邵金友也先后获得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陕西省青年科技新星、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教育部“长江学者奖励计划”青年学者等人才支持计划。

累累硕果的背后,是邵金友坚守了十几年的秘诀——科研无小事。刚上研究生时的邵金友,并没有想过未来会在科研上取得令人瞩目的成就,他只是坚持踏踏实实上好每一节课,认认真真完成好每一项工作。

有一次,老师安排大家动手制作一台实验仪器,仪器的底座需要填充细沙减震,老师强调,细沙一定要用清水反复清洗干净。同班同学有的已经进组开始科研,并不把洗沙子当作重要工作,邵金友主动承担了这看似无聊的工作。

“老师对我洗的沙子赞不绝口,觉得我踏实认真,就带我承担了越来越多的科研任务。”洗沙子的经历,成为邵金友科研田地的一粒“种子”,引领他走上科研之路。而这份持之以恒、沉下心来做研究的精神也成为他解锁学术前沿的“金钥匙”,打开了机械智能化的新大门。

每当给新生上第一堂课,邵金友总会先跟大家分享洗沙子的小故事,他在科研之路的起点勉励同学们:“不要因为事情小或者不重要而不去做。只要认真执行,就会有大收获。”

效仿导师回到西部

邵金友的导师丁玉成教授师从西迁前辈顾崇衔教授。顾先生是享誉国内外的机械工程领域知名学者,不惑之年响应国家号召,于1958年随交通大学举家西迁,在机械制造研究领域取得了卓越的成就。

丁玉成教授常与邵金友分享顾先生等西迁老前辈们胸怀大局、无私奉献的故事。导师和前辈们严谨认真的教学科研态度、淡泊名利的处世风范,让邵金友看到了为人师表的典范形象,也成为了他的人生榜样。

从2004年考入西安交大,到2009年博士毕业,邵金友在机械学院度过了充实的5年。“优秀的科研平台、良好的学术风气、相互扶持的团队氛围……交大对我的成长给予了太多,我对她有着深厚的感情。”毕业之际,他接过科研接力棒留校任教,埋头耕耘在纳米制造领域。

“教好学生,做好学问、创真技术”是邵金友从教近10年来矢志不渝的坚持。邵金友的学生也不负期望,在他的指导下,2人获得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上银优秀机械工程博士论文奖,2人获得陕西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1人获得中国科协青年托举人才,1人获得中国博士后创新人才支持计划。

“我们交大的师生,要珍惜西迁精神这一宝贵精神财富,发扬交大特有的‘精气神’。”西迁精神在邵金友的团队中代代相传,焕发出新时代的光芒。4年前,田洪淼副教授博士毕业,当时他的爱人正在上海工作,他却放弃了上海的工作机会,扎根母校继续奋斗。直到最近,他的爱人辞职回到西部,一家人才得以团聚。同一师门的兄弟姐妹中,还有很多人像田洪淼一样,选择留在西部、奉献青春。

背上行囊参与“二次创业”

“党让我们去哪里,我们背上行囊去哪里。”62年前,交大西迁前辈们从上海来到西安,支援大西北建设;62年后,为了国家科技的创新发展,助力“双一流”建设,交大人再次西迁,艰苦创业打造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

谈起交大的“二次创业”——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邵金友充满期待,激动不已。“港,是有进有出的枢纽站,而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就是校区、镇区、园区、社区的融合体,是高校先进技术策源地、集合地、孵化地。”邵金友说道,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的建设不是一次简单的地理空间移动,而是学校发展的新高地、新引擎,是高等学校服务社会的新探索,影响巨大。

现在的邵金友每天往返于兴庆、曲江两个校区,除了教学科研、指导学生,他还担任机械学院副院长职务,负责学院的科研、行政工作。多重角色对他来说,不是负担,而是动力。对于即将投入使用的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他更加充满期待。

“我们相信,在学校的正确领导下,在交大人的齐心协力下,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将为中国高等教育开创新模式,为祖国发展继续建功立业。”以邵金友为代表的新时代交大人,正继承着西迁新传人的光荣使命,向西出发。

橡胶件疲劳试验机图片

螺栓轴力试验仪多少钱

50kN绝缘子专用试验机

钢绞线拉伸试验机

排气管耐久测试机供应商

友情链接